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早潮人说船行易,五十里路夕未至。夜深雷雨破空来,疑是城头战方利。
小船漏水时欲沈,裤袜无乾不能睡。烧烛聊谈纸上兵,到晓刚成六千字。
遥遥乍见当头旗,船得顺风桨生翅。须臾系缆营东头,万帐星罗真得地。
此时雨猛更逐人,草滑泥深策无骑。束缚芒鞋侧足行,军前岂可轻儿戏。
渐闻朝令许传呼,长揖扣门敬投刺。将军竟作阶下迎,才见逃人先迸泪。
敢谓此贼不难平,三月迁延自攻愧。张髯怒骂骄儿兵,如所云云颇非醉。
坐来徐献袖中书,五策居然中三四。欲推欲挽忽沈吟,前席无声似酸鼻。
但言大帅在钟山,到彼雄心傥一试。我闻未免中狐疑,于我何嫌若引避。
归船听取道旁语,请战都非大帅意。将军近已病填膺,不是将军不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