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云粘波晚模糊,青山忽失如亡逋。
乾坤莹净冰作壶,春意散入千林枯。
野桥古渡行人无,清响瑟索鸣残芦。
江天万里一老夫,短蓑如蚁舟如凫。
鱼寒入泥不上窳,归来远识渔村孤。
柴门夜叩闻犬呼,径竹压折谁相扶。
山妻自炊稚子沽,不羡炙肉围红炉。
嗟余客游岁屡徂,诗囊随驴走髯奴。
长安何处觅酒徒,飞花扑头帽不乌。
旅舍无梦还江湖,惭对《风雪归庄图》。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天上皇华使,来回三四番,便是巢由请下山。取索檀,略别华鹊山。无多惭,此心非为官。屈指归来后,山中八九年,七见征书下日边。私自怜,又为尘事缠。鹤休怨,行当还绰然。累次征书至,教人去往难,岂是无心作大官?君试看,萧萧双鬓斑。休嗟叹,只不如山水间。说着功名事,满怀都是愁,何似青山归去休。休,从今身自由。谁能够,一蓑烟雨秋!
衔悲上陇首,肠断不见君。流水若有情,幽哀从此分。
苍茫愁边色,惆怅落日曛。山外接远天,天际复有云。
白雁从中来,飞鸣苦难闻。足系一书札,寄言难离群。
离群心断绝,十见花成雪。胡地无春晖,征人行不归。
相思杳如梦,珠泪湿罗衣。
昼气如大雾,蒙我大明镜。主人莫知乡,奴隶窃权柄。
不能巍巍莅,惟听纷纷命。是非既昧瞀,操执岂中正。
不惟裁截偏,尤苦怠惰病。一柱一柔弱,四维俱不竞。
循兹不回首,安得逃禽行。为人自暴弃,造化德独盛。
纳日息万物,停止吾视听。魂归魄不安,灵根复凝定。
潜龙蟠深渊,不灭飞腾性。五更号群鸡,陡然得大庆。
熹微一隙开,洞达八荒圣。天地顿轩豁,百度亦饾饤。
昨非咸昭晰,今是足审订。乃知天于人,父母未足并。
晦以养其明,止以茁其莹。此而不接续,诚犯不恭令。
工夫知如何,焚香且虔敬。
丹霞有个公案,从来推倒扶起。今朝普示诸人,且道是个甚底。
捻不成团拨不开,一槌直下绝纖埃。
从兹几度经节后,尽向箕前跳出来。
肺热仍当六月间,文园多病正求安。
何人乞与黄金掌,玉屑清秋露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