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秋八首 其七

投分留纨扇,怀恩记葛衣。兴亡凭一泪,去住恨双违。

戏蝶情还在,元禽巷已非。贮愁蜻蛚馆,旧已遣莎肥。

王夫之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问江东父老,十数年来,谁为安石。万里鲸波,一柱独山立。汉橐班高,郢斤名重,喜动旌旗色。虎踞龙盘,有人于此,千载犹昔。
好是元戎,护寒旧手,到处人传,争道公别。办取风樯,指顾定南北。只恐为霖,玉麟堂小,留不住台席。一片仁心,寿身寿国,与同箕翼。

横塘路。还是戏蝶穿花,乱莺辞树。年年香陌东城,断肠总在,天涯尽处。

黯吟伫。惆怅谢堂栖燕,旧窥帘户。衣篝尚惜残薰,乍寒乍煖,春禽弄语。

容易韶光轻老,海棠如绣,杨花飘舞。年少坠欢题笺,红泪应故。

伤高纵目,愁诵兰成句。凭谁问、凌波缥缈,双鸳娇步。

梦逐行云去。恨春掇送,无聊意绪。霜发缘千缕。沈醉醒、潇潇黄昏疏雨。

小园竟日,一池萍絮。

孤标粲粲傍池台,彷佛含章一镜开。紫竹吹残香影瘦,玉龙战罢甲鳞摧。

鱼惊荇带琼英缀,鸥讶波纹雪片堆。缥缈翠瀛星斗乱,肯随流水出天台。

人为万物灵,无处不可见。

天地生物心,得人始周遍。

有心郑国渠,关中为富衍。

三十六陂流,江南谷为贱。

况如禹沟洫,流注周丘甸。

是皆人所能,区画固为善。

有力皆必为,有知悉能辨。

亦可展经纶,未足穷圣彦。

有如一隅地,同出天地奠。

未尝阻耒耜,亦堪致芬荐。

陂塘不能及,桔槔亦非便。

凿井设辘轳,祗益增疲倦。

何人静眼,潜窥出灵变。

种种田器中,众美独车擅。

鸠集群朴樕,构以天丝线。

纵交合散杂,骨节不凌僭。

相续同相生,如纽亦如辫。

三十幅一毂,体用无迷眩。

轧轧远有声,在田光恍龙战。

吸吐皆自能,先后迭相禅。

形如先天图,运若坤灵扇。

东西隔参辰,出没递隐见。

升腾为银河,不足惟小欠。

长流尽碧涧,腑臓悉充羡。

金龙吐琼液,急速如过电。

合凑作波涛,飘洒余雨霰。

远观骤倾泻,近看避沼溅。

陂渠虽隔绝,流水足怜羡。

云雨尽虚无,千亩自葱倩。

岂徒美粳稻,且复肥鰌鳝。

火轮亭午时,田头捩飞练。

老农茅屋中,华胥梦方晏。

逸逾他百倍,劳止岁一缮。

明代造化劳,幽无鬼神谴。

上帝安高居,赤子逾增眷。

冯夷被人使,独得无靦面。

人心一一妙,智巧弥宇县。

秦蜀想皆然,不但吾福建。

此物亦易知,何堪太夸衔。

间居百无为,聊用娱笔砚。

彭老真筌无处问,刘郎才思有谁同。赋诗台上秋来到,当为黄花作醉翁。

追欢三载别今朝,对酒离魂黯欲消。楚国行春迎露冕,邮亭卜夜驻星轺。

残鸡唱断风生柝,万马声寒月送潮。暂歇梨园留刻烛,莫教红蜡一时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