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之孙自仙骨,袖有蟠桃食遗核。
平生不学烧汞方,唾视黄金等何物。
满城谁识旧庚桑,白发人中似鹤长。
时上高楼惟独醉,榴皮书破壁尘香。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杏花好、子细君须辨。比早梅深、夭桃浅。把鲛绡、淡拂鲜红面。蜡融紫萼重重现。烟外悄,风中笑,香满院。欲绽全开俱可羡。粹美妖娆无处选。除卿卿似寻常见。倚天真、艳冶轻朱粉,分明洗出胭脂面。追往事,绕芳榭,千千遍。
夜桂飘香,西风淅淅寒窗悄。素娥相照。倍觉秋光好。花本无情,刚被诗情恼。知音少。为花歌笑。醉向花前倒。
怯倚银屏,绣带平量,香肌暗消。怅年来病减,丰姿顿改,日长睡起,意态犹娇。
臂欲松金,肩如削玉,云样衣裳水样绡。湘裙底,更一钩罗袜,宽褪莲翘。
镜中薄了兰膏。怪落尽。芙蓉两颊潮。看秋波阁泪,愁凝眼角,春山锁恨,情蹙眉梢。
飞燕轻盈,小蛮憔悴,莫向东风斗柳腰。黄昏后,怕灯前月下,顾影魂销。
嘉树郁中庭,上有双栖鸟。好音相和鸣,飞止狎昏晓。
念子不能归,沈忧令人老。岂乏欢娱场,日令颜色好。
老于文者必能诗,此道祇今亦少衰。生世相怜骚雅近,赋才独得杜韩遗。
江湖浩荡身行老,肝肺槎枒俗固疑。牢落年来欢会数,始知高论未须卑。
白酒无声滑泻油,醉行堤上散吾愁。
春风料峭羊角转,河水渺绵瓜蔓流。
君已思归梦巴峡,我能未到说黄州。
此身聚散何穷已,未忍悲歌学楚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