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江上荡舟过,垂柳垂杨拂浪波。
惆怅今年频送客,长条欲折已无多。
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身为参禅老,家因赴诏贫。
桧生本修直,此种特殊异。
高不盈寻丈,广乃遍阶砌。
短干自坚强,附枝交荫翳。
森然葆羽欹,隐若虬龙坠。
不知何代有,木老色弥翠。
尝闻古仙者,应化在兹地。
手植有遗迹,深根几千岁。
神灵应护持,道宫存款识。
自此物色繁,因为圃人利。
封殖虽地宜,屈蟠由巧智。
以彼凌云姿,还同蔽牛类。
拳曲如能寿,轮囷不为器。
谁云矫生质,终亦遗世累。
诗伯一留题,禅丛重增贵。
岂若榴柽然,空传草木记。
竹屋蒲团万壑东,萧然一幻坐来空。
十年尘虑都亡尽,留得青山入梦来。
结楼临水上,风景问如何。明月夜先到,清光秋更多。
高檐垂碧汉,低槛俯金波。想得凭空阔,长吟复浩歌。
普门道人索我歌,未免平地生风波。屋为海耶海为屋,海屋之义当如何。
百千瀛渤从此起,起亦不离涓滴水。沃日滔天也大奇,卷舒只在轩窗里。
当时翁媪去何之,四岁孤儿托付谁。禄养莫酬平日志,画图长寄百年思。
田园夜雨先庐旧,屺岵秋风宰木悲。我有二亲俱已矣,不堪对此泪双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