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启(1336-1373)汉族,江苏苏州人,元末明初著名诗人,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明初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字季迪,号槎轩,平江路(明改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苏州知府魏观在张士诚宫址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之作《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有《高太史大全集》、《凫藻集》等。
宋南遂不北,有将而无相。哀哉赵元镇,牢落南荒放。
误识猢狲王,谪禦鹦鹉瘴。五年住潮州,间复遭谗谤。
此老终倔强,气作山河壮。潮人爱居士,既去犹景向。
大书得全字,揭榜讲堂上。遗址今何存?烟蔓苦难访。
睒睒箕尾光,中夕劳怅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