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愁处起离情,不见黄州王子声。
絮酒只鸡千载事,楚天明日是清明。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十三嫁先夫,十四先夫死。十五嫁后夫,十六后夫死。
两度踏君门,依然一童稚。凤钗两股齐,罗衫色仍紫。
哭新兼哭旧,那复再生理。吁嗟十七十八嫁何迟,惟恨当年错欢喜。
烟帐遗踪此地留,先生丰望重南州。菊坡门下传心印,淳祐朝中展壮猷。
正气直淩霄汉上,清风长对海门秋。表贤堂上瞻遗像,犹有龙光射斗牛。
连筒接水下横塘,漫韨尘襟引兴长。喜有一枝安静境,閒看九曲泛流觞。
凉生客枕秋将老,月上纱窗夜未央。满眼诗材皆可赋,惜哉无计脱官忙。
鲁桥南畔拂尘衣,仰止东山思欲飞。前去宫墙应甚近,砚沟新水墨花肥。
残花能待我,于意良甚厚。吾犹及此花,于义或无负。
人生不相及,馀恨常八九。至哀来无端,颠倒终何有。
年年人渐亡,自顾亦已叟。惟当屏文字,纵论且举酒。
朝阳入洞房,春气吹花暖。一心托明镜,照人光不满。
三岁刺双鸾,神态尽委婉。宁辞针线劳,而使华翎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