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东署中,五年足栖集。
南风多爽昪,春梅未湫湿。
儿子此生成,琴书此敦习。
逼迫徙詹事,后者来何急。
出门别井灶,致词如欲泣。
临去几回首,向后恒过入。
昔作主人居,今向宾阶揖。
已悲题字灭,稍呀新堂葺。
触迹有思存,循年真怅悒。
旧隶犹瞻叩,比邻都问及。
坐深难可留,檐庭去犹立。
百年浑似此,前人互通执。
弱心诚自嗤,怀来非可戢。
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公元1583年(万历十一年)中进士,任太常寺博士、礼部主事,因弹劾申时行,降为徐闻典史,后调任浙江遂昌知县,又因不附权贵而免官,未再出仕。曾从罗汝芳读书,又受李贽思想的影响。在戏曲创作方面,反对拟古和拘泥于格律。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以《牡丹亭》最著名。在戏曲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大莫大於死生,亲莫亲於骨肉。
河不可冯兮非有难知,言知不从兮继以痛哭。
望云九井兮白浪嵯峨,刳肝沥血兮不从奈何!秋风飒飒兮纸钱投波,从公於死兮下饱蛟鼍。
梅句商量未稳,兰诗拥并人来。试问关山细雨,何如茅屋苍苔。
马上梅曾赋,林边酒记赊。乾坤新帝业,山野旧人家。
自昔馀篇翰,经年五岁华。诗成无雁寄,一梦入天涯。
两眼昏花近十年,简编惟见字斑斑。
养生正合师黄石,招隐宁须待小山。
薄宦本无朱组愿,高眠得伴白云閒。
清风却似怜孤寂,时送禽声到枕间。
山延震位郁巃嵷,老父幽堂许我封。地脉藏真待人显,天峰列秀为谁供。
丈夫清骨须移竹,处士芳魂欲抚松。恨杀九京终不作,惺时犹想梦时容。
近郭吹笳远戍烟,荒郊草色远连天。半空彩旆新楼橹,四望黄埃旧市廛。
柳荫高舂归牧马,花飞寒食对啼鹃。销魂不待重回首,谁念飘零十九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