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蕉帢带寒澌,隔水青梧辨露枝。问取无心老衲子,几人消得幻琉璃。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学家,字中郎,又字无学,号石公,又号六休。汉族,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尝读子真传,掩卷屡长叹。如何忠正资,适在元成间。
危言论时政,条畅穷根源。直节破奸胆,愤气冲儒冠。
上书辄报罢,九九惭齐桓。是时公卿辈,曾不为厚颜。
雄文灿方册,至今日星攒。深机识祸福,拂衣九江干。
一朝弃妻子,变姓抱吴关。位卑而言高,自古为尤难。
斯人能保身,出处何其艰。繄子偶得邑,驾言谒仙坛。
坛侧千丈松,凛凛清风还。寿春下新诏,高蹈翠琰刊。
壁间罗隐记,中理极可观。当年康乐公,游览遍名山。
云何此佳迹,未被金石言。真人久怅望,伫看西飞鸾。
冷入帘帏。西风送、一行旅雁南飞。碧天如水,去路远趁斜晖。
云外寄书秋浩荡,月中连翼影参差。共依依。楚江芦岸,霜点毛衣。
秋容三分过半,恰寒砧韵咽,画角声悲。黄花消息,露华暗满东篱。
山程水程万里,动几处、离人双泪垂。重阳近,更乱虫声里,良夜何其。
每过屡不逢,出寺乃一见。岩回树色瞑,日转霞光绚。
邀留复入寺,礼待良缱绻。欣同静者室,坐久殊未厌。
寂然禅榻外,炉烟落经卷。境静累自遣,情忘道非远。
方丈如或容,吾将老贫贱。
手种黄精只半畦,草根时见叶初齐。不知门外残春雨,多少飞花踏作泥。
飞腾四十明年,及今归去应非早。行藏略似,鸟中杜宇,虫中寒号。
白眼倚松,颓颜就菊,吾存吾傲。更漠阴报瓮,忘机用拙,泊如也,无馀好。
时复登台一啸。旧山公、全慵书报。当年入洛,士龙故态,惟馀狂笑。
短布长镵,也应不减,隐囊纱帽。况白山旧隐,考槃仍在,无烦重考。
一梦倏已尽,百年如露草。
独有南山高,不与人共老。
尊中贮灵味,无事即醉倒。
何必鸣鼓钟,然后乐怀抱。
轻波向海疾,浮云归谷早。
形役良可嗟,唯能徇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