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岐山,无日不思。彼岐出云,亦返于岐。思何不归,孰言岐远。
舟则在川,车则在坂。维岐之阳,有枣于桑。余归之不遑,余心之伤。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梧叶新黄柿叶红,更兼鸟臼与丹枫。
只言山色秋萧索,绣出西湖三四峰。
指点东山路,松林一望中。芙蓉争弄日,杨柳半凋风。
我到吟何比,人閒兴偶同。只宜携妓饮,名宦付诸公。
在昔金渊池,烟花锦不如。
衣冠尊史祖,山水识灵胥。
富岁人多赖,前修日以疏。
洪崖仙可问,愿乞雪精驴。
逸轨高标不可扳,风流人物晋唐还。胸襟磊落尘埃外,尊酒淋漓笔砚间。
英气一朝归碧落,高文千古映青山。穗帷莫奠知音泪,极目楼边有愧颜。
旨哉斯堂,全观全止。是止亦止,应现何已。法尔而然,不默则病。
必尔之归,渊默生定。妙定圆极,心精发光。不出户牖,灵鉴十方。
既超动静,无住者存。居之而安,左右逢原。
当日二程门下士,独分此道过来南。
百年世事相传处,书院天生着剑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