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了翁(1178年—1237年) ,字华父,号鹤山,邛州蒲江(今属四川)人。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魏了翁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九日意萧条,病卧如漳滨。红萸起自插,黄菊兹及辰。
身落芹藻间,心与鸿雁亲。想见龙山游,嘲谑落帽人。
眷焉瀛洲客,共此溪港邻。白发俱许长,清愁浩无垠。
四年京华别,前事宁忍询。国耻久未雪,愤切此逐臣。
革路何时还,今谁叫穹旻。驾言写心忧,一涴衣上尘。
扁舟羡鸱夷,举酒忆季真。目极樵径风,便拟从采薪。
但恐嵌岩中,不著功名身。报国君尚强,我拙甘长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