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山堆翠如削玉,中有幽人结茅屋。
柴扉寂寂掩苍苔,书院萧萧倚修竹。
閒云满堑白日长,咿唔朝暮声琅琅。
芸窗纸破漏月影,石砚水满涵天光。
风尘频动遍丘壑,此处怡然有真乐。
门静应无俗客过,茅深不怕秋风恶。
高人有才济当路,会见徵贤日三顾。
愧我飘蓬石洞人,茅屋青山在何处。
饶州馀干人,字伯舆,一字仲元,号双峰。少从学于黄干,干甚器之。尝赴试不遇,遂潜心经学,以致知力行为本,四方聘讲无虚日。及卒,门人私谥文元。有《五经讲义》、《论孟纪闻》、《春秋节传》、《学庸纂述》、《近思录注》等。
东望扶桑万丈,此中佛日常明。登堂始识开士,俨然一古先生。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家,
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定力了万花,正眼空须弥。俯仰天地间,此身亦如遗。
平生空洞腹,不受俗子窥。奈何区区者,妄欲求吾嗤。
掀须对南山,但见云度迟。却后百五岁,举似尔辈知。
一川红涨夕阳波,幼妇碑残锁绿萝。不止但争三十里,曹瞒元不识曹娥。
不向王门作从伶,独横焦尾坐云汀。钟期老去知音少,弹与秋江白鹭听。
忆汝何时见,愁眉此日舒。别来三换岁,诵得几多书。
字稍堪拈出,翁今喜有馀。阿鸿才弄笔,相对想轩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