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桥边万缕金,娉娉袅袅弄晴阴。
笼烟罩月多情处,又见丝条染绿深。
王镃(生卒年不详)南宋诗人。字介翁,号月洞,处州平昌县(今浙江省遂昌县湖山镇)人。宋末授金溪(今江西抚州市)县尉。宋亡,遁迹为道士,隐居湖山,与同时宋遗民尹绿坡等人结社唱酬,命其所居“日月洞”,人称“月洞先生”。遗著由其族孙养端于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刊为《月洞吟》一卷。万历二十一年(1593)汤显祖在赴任遂昌知县期间,为诗集作序称:“宋月洞先生诗殆宛然出晚人之手,宋之季犹唐之季也。”汤显祖敬佩月洞的为人及诗品,还为之题词“林下一人”。入清后其族孙宗虞又补刻后册。
放舟天未晓,梦醒日初晴,云绘远山色,江流急雨声。
岸沙留虎沙,炊霭见荒城,在昔繁华地,荒凉感客情。
青幢紫盖立童童,细雨浮烟作彩笼。
不得画师来貌取,定知难见一生中。
正一初传王远知,后来体用益精微。惟无矜贵为真地,但涉成亏即世机。
松径风声犹有待,糠炉火候事终违。便令直了九丹术,不到坐忘何处归。
石上青松百尺长,松花落涧水生香。丁宁樵斧休戕伐,留待他年作栋梁。
沧海门生来一见,侍郎憔悴掩柴扉。休官竟以诗人老,祈死应知国事非。
小节蹉跎公可惜,同朝名德世多讥。西山晚岁饶还往,愁绝残阳挂翠微。
韭莱花开心一枝,花正黄时叶正肥。
愿郎摘花连叶摘,到死心头不肯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