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太守几时行,泛汴桃花浪已腾。
目极云阴低远树,夜寒风急乱春灯。
巢鸣翡翠愁无限,水宿鸳鸯冷不胜。
阳朔山前好峰岭,为公怜爱万千层。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一昏复一晨,一晨复一夕。扰扰若有为,悠悠定何役。
譬如风中叶,不自知所适。譬如池中鱼,强自营所得。
朝乘日车出,暮与羁鸟息。昔我发纯漆,今我发半白。
谁能邀神灵,传我云表翼。我与从之游,览观元化极。
日挂西南有薄辉,棱棱霜气犯寒衣。
不愁斗柄随春转,秖怕梅花学雪飞。
湘浦波光频送别,湓城山色屡思归。
高人只在南坡住,好共留钱买钓矶。
阶下秋蛩。井畔疏桐。正今宵牛女情浓。经年别绪,愁诉重重。
料星桥南,星桥北,喜相逢。
人间乞巧,好陈瓜果,也怜他离恨无穷。银湾斜转,砧杵声中。
剩一炉烟,一钩月,一帘风。
斩新气象旧书堂,堂里幽人璧一双。雨洗花光红绕舍,风摇竹影碧含窗。
山横云外青螺髻,树列檐前翠羽幢。城上乌啼归棹急,笛声嘹亮月澄江。
傍溪斋舍小于舟,含素凝华曙影浮。已喜虚明宜宴坐,何妨安稳寄寒流。
檐前风絮疑翻浪,窗外瑶林欲隐洲。自有诗书可娱兴,不消更向剡中游。
野兴登临秋更浓,罗浮念念寄尘踪。神驰四百飞云杪,目断千寻瀑布淙。
洒墨犹存坛里竹,遗丹难老涧边松。稚川精爽依然在,杖履何年许尔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