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如作茧依蚕蔟,以丝自裹还自足。
与尔为妇过一生,怒即分飞同转目。
辛勤唯雏寄鹊巢,子母生离因尔逐。
羽毛曾未颜色衰,饮啄不计丰俭时,
天阴辄遣呼辄归,恩情纸薄谁信之。
朝为夫妇夕行路,世间反覆那能知。
汲妻白母非美事,後代放此诚堪悲。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百尺嵯峨两岸齐,舟人报道是清溪。风高烟尽帆樯出,日午峰回峡影低。
林映佛灯疏磬度,崖悬春树野猿啼。绿波青草深深棹,恰似桃花客路迷。
卜宅青山近,临门水色新。林花春滋碧,巢燕语随人。
漫兴难和侣,投冠差独真。栖迟琴史意,幸得过芳辰。
空谷生香迥绝尘,评量花价此为珍。秋来纫作何人佩,半属骚人半美人。
谁将缣素开生面,神骨如冰目如电。童乌文藻自堪誇,洗马风流今再见。
画史挥毫未入神,十分才得几分真。有时鹤氅行微雪,人比丹青更出尘。
一日不再饭,饭已八九眠。
忽忽返照闲,顿羸不可迁。
筋骸徽纆束,肺腑鼎铛煎。
长往理不惜,高堂思所牵。
忧患心知振古稀,北征读尽少陵诗。
孰能狡兔谋三穴,且原鹪鹩寄一枝。
出陇麦苗忧客念,摇风柳色动春辞。
与公共作诗麾役,不害闲中故作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