跃马侵星去,啼鸦未出巢。
春裘风易裂,从骑镫相敲。
红日双行柳,黄金一抹梢。
乾坤功力大,默诵易中爻。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瓦湿鸳鸯,夜深霜重江风冷。月华明映。清浸梅梢粉。漏断寒浓,惹起当年恨。君休问。雁飞欲尽。没个南来信。
龙阳古昔惟荒野,石险山深甲天下。始闻魏将征蜀时,阁道通行有来者。
缘崖傍涧萦居止,风景宁将他郡比。地稀平陆少稻梁,菽麦荞糜而已矣。
此土瘠薄不出谷,税廪不踰三百斛。我朝设官屯戍兵,供亿常于左绵督。
蝶笑蜂须飞有声,梅嫌柳眼众人青。今朝消息君知否,荒塞寒灯读武经。
花翻宝勒新丰骑。沈沈芳昼金铺闭。山枕腻红消。当筵鸾帕抛。
锦机无气力。密绪双双织。心事篆烟灰。春罗书字来。
迁乔不与莺争出,殿后犹云马不前。
越石早知无合杀,不如且让祖生鞭。
清游及新霁,缓步得嘉宾。古木寒泉寺,鸣鸠乳燕春。
山行六七里,舟受两三人。总是曾经处,何须更问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