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氏建华亭学诗

渠渠新学,徐卿始作。

伊谁克完,季子仲宽。

维此新学,始亦甚隘。

爰斤爰构,以就于大。

其大维何,有门言言。

有堂轩轩,有庑骞鞬。

有阶平平,高墉连连。

凿池溅溅,树木芊芊。

凡民之俊,其来如云。

小心鞠躬,不軿以勤。

维昔玄圣,训言斯明。

百工居肆,匪肆不成。

嗟嗟尔俊,亦既知止。

岂徒诵言,厥有微旨。

其旨维何,曰仁与义。

明明仁义,不远甚迩。

尔求其方,先我孝悌。

维此孝悌,为仁之始。

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昔为棫朴,今则楩槠。

昔为碔砆,今焉璠玙。

是蓄是储,邦家之需。

嗟嗟尔俊,克就兹美。

谁其始之,徐氏父子。

徐氏父子,可谓曰贤。

我歌我诗,刻于学宫。

以告后人,以永其传。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1370)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4卷。

猜你喜欢

大云山中泉一注,东湖先生读书处。先生胸次迥出尘,山中草木皆真趣。

读书岂徒事铅椠,匡时事业于兹具。试出绪馀售于人,要使苍生尽陶铸。

平生苦节甘若饴,妻子不免于寒饥。遇事直前无顾忌,终遭坎坷蹈危机。

达生委命宁自悔,万里生还天所遗。山中茅屋依然在,洞云江月与心期。

湖田荒秽方料理,诏书南下君复起。百年此道亦何心,乘流则行坎则止。

一楼岩畔月,竹石倚相将。天地真容懒,湖山恕酒狂。

淡云随树影,薄露出花光。偶尔逢僧话,茶烟起竹房。

烨烨三株树,托根在层城。上巢朱凤侣,下荫玉池清。

醴泉灌其侧,彩云曜其英。岂无桃李花,懿此同根生。

昔我游上国,子亦复北征。何期知己遇,乃协孔怀情。

骅骝方驾疾,鹓鷟共枝鸣。穷达会有时,所宝在荣名。

携手天路遥,期子扬徽声。

初暄留宿雨,向夕尽归云。远树山镫晕,流萤湿雾熏。

天情馀叆叇,春赏忆殷勤。莲叶无情甚,波光一半分。

愁心化为水,荡漾明月光。将心寄明月,堕地忽成霜。

自古尝称蜀道难,百步九折萦岩峦。何况严冬深雪里,寒氛晻霭逾千盘。

前峰崒嵂矗天起,后峰连绵势未已。猿猱不度鸟不啼,悬崖无根谷无底。

峨眉剑阁云万重,扪参历井摩苍穹。蛟龙蟠孥古木偃,螮蝀卼臲飞梁通。

此时何处来徒众,运粮千里挽输重。仆夫股栗泥没胫,车轮欲摧马蹄冻。

谁能画者李营丘,秋毫细晰天为愁。心神自与元气合,笔力直与造化侔。

营丘本属唐宗系,邦家正值凌夷际。隆准王孙泣路隅,纥干冻雀遥飞去。

天宝以降传乾符,车驾几度留成都。汉阴馈饷骡背负,百官始得充朝哺。

蜀道之难难若此,危途数困唐天子。当时写此非偶然,后来题者赵承旨。

承旨亦是宋天潢,笔墨神妙真相当。徘徊叹赏最珍惜,似因弱宋悲残唐。

唐郊宋社久荆杞,又曾再阅沧桑矣。书画还从世上传,乾坤旧事随流水。

此卷经今八百年,卷中陵谷犹未迁。收藏印记亦屡易,令人对此情惘然。

君不见自有书契来,陈迹悠悠皆可睹。空将哀乐感兴亡,凭吊环州一抔土。

呜呼岂必王孙心独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