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工部挽歌三首

锦帐为郎日,金门待诏时。杨宫先上赋,柏殿几连诗。

瞬息琴歌断,凄凉箫挽悲。那堪霸陵岸,回首望京师。

宅兆西陵上,平生雅志从。城临丹阙近,山望白云重。

会葬知元伯,看碑识蔡邕。无由接神理,挥涕向青松。

常时好宾客,永日对弦歌。是日归泉下,伤心无奈何。

墓庭人已散,祭处鸟来过。碑石生苔藓,荣名岂复多。

张说

张说(667年~730年) 唐代文学家,诗人,政治家。字道济,一字说之。原籍范阳(今河北涿县),世居河东(今山西永济),徙家洛阳。

猜你喜欢

放舶春流驶,烟波却自愁。半帆过采石,孤屿望仙楼。

水阔鱼龙宅,天空雁鹜洲。长风吹不尽,薄暮喜维舟。

籍甚贤通守,吾家叔父尊。

暂淹纡旧绶,久合拥朱轓。

楚甸重分刺,边城已息屯。

前驱须少伫,天子有恩言。

为君歌岁寒亭子,无烦洲畔鹦鹉。江山胜概风霜地,要近鲁东家住。丘壑趣。应素爱、昂霄老柏孤松树。登高作赋。想白云阳春,碧云日暮,别有倚楼处。金闺彦,尚忆西清接武。年来乔木如许。团茅时复羲皇上,我醉欲眠卿去。歌欲举。还自悟君亭,琢就琼瑶句。疏斋试与。倩倚竹佳人,湘弦赴节。凉满北窗雨。

睡髻休频拢,春眉忍更长。整钗栀子重,泛酒菊花香。

绣叠昏金色,罗揉损砑光。有时闲弄笔,亦画两鸳鸯。

虎卧天门,龙腾凤阙,书法王家元妙。画烂衣襟,磨乾池水,透得旧来关窍。

更狂僧醉圣,探奇掇隽,纵横颠倒。爱青年方盛,高名歘起,万人称好。

叹拙手勉强挑戈,依稀拨镫那识,就中天巧。欲取金丹,并携洛赋,子细从君论讨。

只恐挥毫,迟留迅疾,肘腕不禁衰老。判千金买纸如山,倩渠长扫。

昨夜西风起白苹,从前湖海几酸辛。

感今怀古无限事,拄颊闲思一怆神。

琼窟先生鼓玉琴,一调一弄符我心。

屈平宋玉不可挽,西风黄叶为知音。

初闻如风吹梧桐,次听如雨鸣芭蕉。

凄然如雁声遥遥,温然如莺暖夭夭。

忽而转调缓复急,海风吹起怒涛立。

夜深星月堕蓬山,神官不管蛟龙泣。

顿又换指清而和,牡丹芍药香气多。

露桥月榭风雨夕,如此杜鹃愁奈何。

浩浩长风送急雨,寂寞孤鸿落寒渚。

昏昏月色老猿啼,蔼蔼风光新燕语。

又如晴鹤唳苍烟,倏似寒鸦噪晴川。

良宵砌畔响秋蛩。清昼林间悲风蝉。

我思此声不堪比,使人欲悲复欲喜。

五月葛亮渡泸溪,九月荆轲过易水。

此声喜喜复哀哀,我志渺然在江淮。

方且琵琶亭下坐,倏又郁孤台上回。

琴声展转我心碎,我心多少平生事。

弦中招我栖林泉,指下呼我入富贵。

上界瑶池玉浪寒,凤凰阁下罗千官。

紫皇宴坐苍琳宫,岂复知我犹人间。

龟台烟冷风萧萧,十万彩女歌云璈。

自怜踪迹今尘土,安得金妃复赐桃。

青琅真人骑白鸾,日往日复玉京山。

不念曾与同僚时,清都绛阙何时还。

紫清夫人侍帝轩,朝朝嫣然妙华门。

盍思人世此凄苦,金鱼玉雁凭谁传。

琪花开遍翠微台,彩凤舞彻宝云仙。

麒麟守住虎关严,獬豸时复森其前。

不成终身只人世,吾身不翮心亦翅。

粗且神霄觅一宫,早作啸风鞭霆计。

此曲此曲君休弹,老眼无泪徒悲酸。

自知逍遥时节近,与君一笑开懽颜。

太华宫中多白莲,以金为花玉为根。

上有琼甲金丝龟,夜吸珠露花间眠。

紫琅殿深不可诘,时有火铃飞出入。

殿中仙君乘云軿,三千玉娥傍侍立。

此般景象犹未忘,所以思念时悲伤。

闻君琴声洗我心,自盍泰然发天光。

我昔神霄西台里,雪肌玉肤冰霜齿。

长歌一曲惊帝阍,解使八鸾舞神水。

又赏飞过广寒宫,一见嫦娥琼玉容。

不敢稽首便行过,倏复呼我醉瑶钟。

水府左仙萼绿华,身居东华帝子家。

时以瑶琴鸣五霞,一声弹落琼台花。

上元太真安长仙,日事玉皇上君前。

玉龙娇痴不肯舞,独自奏帝鸣鸾弦。

此声远矣吾不见,人间琴声更多变。

谁能以此清净心,许多悲懽相练缠。

琼窟先生然我言,我是霆司笔墨仙。

昔为东华校籍吏,屡亦舞笔灵君前。

失身堕世自叹息,东华欲归归未得。

翠娥掩泪香骨寒,长天远水日相忆。

君知否,吾将呼起大鹏驾琼云,

手持百万苍鹰兵。前驱天丁后火铃,

飞罡蹑纪下太清。又将东海捕金鲸,

骑之去谒蟾蜍精。却持万阵貔虎人,

下来红尘扬鼓钲。更烦先生试一举,

为我调中作金鼓。为我唤起李太白,

与我浩歌拍掌舞,君琴定是天上琴,

天上曲调人间音。为君醉中一狂歌,

千岩万壑白云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