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春会王逵主人得蓬字

今年华鬓色,半在故人中。欲写无穷恨,先期一醉同。

绿丛犹覆雪,红萼已凋风。莫负归山契,君看陌上蓬。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灵魄自沉浮,从来任浊流。愿从深处得,不向暗中投。
圆月时堪惜,沧波路可求。沙寻龙窟远,泥访蚌津幽。
是宝终知贵,唯恩且用酬。如能在公掌,的不负明眸。

老亲年六旬,素发垂两耳。筋力已非昔,疴疾渐丛起。

三时缺温情,百念交惧喜。负米徒远游,岂尽奉甘旨。

况念先世来,潜德久未启。显扬匪异人,凌替责难诿。

《诗》《书》笃遗训,家声庶有豸。相期各努力,黾勉自今始。

佳音南报驿程赊,千里归期正及瓜。喷案早占钗玉坠,就床亲正锦绷斜。

西京旧德于公第,江左清风络秀家。若遣皇华能再返,此郎应已解呼茶。

仙禁开书府,神毫纪格言。

简编包舜禹,围范总乾坤。

稽古崇契教,斯文闢圣门。

从游观奥秘,何以报宸恩。

残年垂八十,高卧岂逃名。

泥巷多牛迹,茅檐有碓声。

炊菰觞父老,煮枣哺雏婴。

遣戍虽传说,何时复两京?

花遶朱檐柳遶栏,小亭面面锦团栾。

春风横欲歁诗瘦,且下东窗护嫩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