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兆下第还蜀

重江不可涉,孤客莫晨装。高木莎城小,残星栈道长。

袅猿枫子落,过雨荔枝香。劝尔成都住,文翁有草堂。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我爱昭州水,湘漓共一源。

本无汙泥滓,去有棹歌喧。

沃野藤溪道,浮琛玉海门。

有时新雨涨,多半是君恩。

操交若松柏,严霜无改颜。良交尚胥益,薰袭逾芝兰。

时交桃李容,朝结暮摧残。又如渊泽静,一激兴波澜。

交情贵有常,固结岂诚难。道同心亦合,弗在多誓言。

苟非盛德士,反侧须臾间。

危径盘盘缘细缕,行步圯侧屡跛蹶。绝顶望见天际峰,一一排张如析翟。

镂冰错锷森万象,高接彤云暗空白。槎丫老树杂野梅,忍冻作花少颜色。

岩流挂玉何纷垂,互与枯藤缚危石。狐兔不出飞鸟尽,茫茫大地无人迹。

山中应有素书在,安得相逢羽衣客。

莽莽扶胥镇,庙祀南海神。冕旒古王者,龙服如天人。

甲裳列将吏,珠翠罗妃嫔。维神镇炎荒,坐抚万介鳞。

自粤隶版图,历代修明禋。岂惟司潮汐,涝旱关喜啧。

有时特告祭,天子命大臣。红棉二月花,庙瓦朱璘璘。

斑斑两铜鼓,神威藉而伸。雄鸣雌辄应,奔走百粤民。

东风吹万艘,打桨波罗春。神寿知几何?云是神诞辰。

香烟霭高空,广庭杂羞珍。鱼龙进百戏,曼衍何侁侁?

是时庙市集,蜑语争蛮银。泥鸡绘丹彩,妙若能鸣晨。

终岁妇孺工,罄售未浃旬。年年荷神麻,近庙民不贫。

我来秋九月,寒日摇江濒。市閒庙亦静,神几生秋尘。

落叶纷满阶,僧厨应添薪。扪鼓复读碑,两廊且匝循。

顾瞻门庭间,赑屃何砰磷?宋明开国初,武功碑具陈。

明祖起布衣,尤表雄无伦。惜皆在唐后,但觉年代新。

最古惟韩碑,日月光贞珉。碑缺亭亦圯,重建需百缗。

同游各倾囊,再至功应竣。我思此庙初,寔瞰南海滨。

风涛旦夕生,欲往多逡巡。行舟较今拙,动辄忧沉沦。

偶因遣祭归,疑神福其身。作碑旌厥功,匪特耀所亲。

安知古沧海,今化田畇畇。庙门通江路,沙壅久且堙。

古人系舟处,泥没双石麟。去门数百武,高丘碧麟峋。

上为浴日亭,破晓奇景臻。苏诗俨在石,驳落未尽泯。

海虽去渐远,浩荡犹无垠。半夜潮始生,云霞捧红轮。

此亭得此景,古语仍可遵。我从罗浮归,饱看踆乌踆。

维舟此庙下,秋风吹白蘋。虽非邀神福,崇古端冠巾。

杖策登此亭,寒绿生松筠。浩吟一以眺,双江绕如绅。

斜阳正满目,秋波碧粼粼。海山万紫翠,云驳难为匀。

惜无古人见,此景为写真。神鸦送客归,去去秋江津。

冰井消尘尽日清,山林灯火映星明。乾坤寤我三生梦,烟月添人一种情。

杯付江湖思旧侣,诗愁鱼鸟结新盟。白山节钺龙山印,管到风花次第生。

病退日身轻,身轻心转清。

山空流水上,海静寸灯明。

朝市谁留住,林泉自不得。

筠溪惭丐士,流荡过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