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衰草遍,十里见长亭。客去逢摇落,鸿飞入杳冥。
空城寒雨细,深院晓灯青。欲去行人起,徘徊恨酒醒。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卧病文园辙迹稀,经旬萧寺故人依。秋高北雁风难度,夜冷南乌月自飞。
鬓短疮痍驱节序,术疏奔走恋庭闱。廿年浪迹空存剑,万事浮云笑典衣。
沙路逶迤东复南,午阴僧寺驻羸骖。黄韰淡饭随时饱,土俗民情到处谙。
西峤迎眸青霭霭,晚风吹鬓影毵毵。驿亭一夜萧萧雨,宦况离怀两不堪。
废刈镜湖田,上书紫阁前。愁人久委地,诗道未闻天。
不是烧金手,徒抛钓月船。多惭兄弟意,不敢问林泉。
君住江西我浙东,偶然相识在吴中。
知名彼此非今日,爱客情怀有古风。
历数山川游已遍,苦吟风月趣还同。
不须惜我匆匆别,约在天街看菊丛。
山茶著包大如茧,初见寒梢一花展。
强将老眼趁年华,日日芒鞋踏苔藓。
花神似苦山翁催,不问春风有深浅,
树头纷纷弄月明,冰雪琼瑶乱裁剪。
痴□公事无了时,与花拚作十日期。
阑风伏雨恐相逼,夜傍花阴烧烛随。
攀条嚼蕊兴不尽,满把自摘香传衣。
星星霜鬓簪不得,小撚疏英翻酒卮。
儿童莫作吴歈声,山翁正与花神盟。
生愁一片风飘零,留取北枝宽作程。
结客翩翩满二京,雅闻然诺重康生。归来乐志粗欲就,老去潜夫犹未成。
幸自故人收侠骨,谁从遗草问诗名。寡妻弱子能无恙,知有当年范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