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礼称才子,神仙是丈人。玉山那惜醉,金谷已无春。
白马如风疾,青袍夺草新。不嫌鸣吠客,愿用百年身。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荔枝滩上留千骑,桃李阴繁。燕寝香残。画戟森森镇八蛮。永康又得风流守,管领江山。少讼多闲。烟霭楼台舞翠鬟。
日丽风暄三月三,安仁登陆望龙潭。路经旧识犹能忆,不必逢人问指南。
楚水漾轻碧,楚花飞乱红。故人故乡去,半雨半晴中。
一钵罗山下,千针破纳缝。得龛成古佛,扫地种新松。
塔院心头住,形骸市上逢。看师行烈日,露顶自从容。
独步人何在,嵩阳有故楼。岁寒问耆旧,行县拥诸侯。
林莽北弥望,沮漳东会流。客中遇知己,无复越乡忧。
屐有先登兴,堂怜不下时。山灵笑拘束,吾意恨羁离。
雨裛囊琴润,潮生渡鹤迟。那堪官阁望,吟苦独支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