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生世事忧喜,扰扰合与分。
合即海上鸥,分乃风中云。
分合悬有定,谁能预戚忻。
心空等行脚,得酒且策勋。
念昔求见子,相看每相群。
夤缘再值遇,天南话乡枌。
朝声并屋喧,夜饮竟面醺。
我遇不易振,但知祖皇坟。
君言时作我,神机谢耡耘。
如何日蹙唧,蹙唧向我云。
自来越上吟,五别西山芹。
缅然动中怀,羁心为之焚。
辞殚起后虑,徃勇稽前闻。
归思溢浩浩,江流泛沄沄。
君鞭先我着,我其敢后君。
蜀远谁肯顾,万里乘华勋。
国恩自丘山,彼此当勤勤。
况复坐红日,椒桂来奇芬。
人生行乐尔,妙寄穷天垠。
却写分外虑,太空鼓蝇蚊。
君行不作痴,我将理吾军。
渐营卓锥地,遗书收放纷。
故家通社腊,与子同朝曛。
斯言不自领,请移北山文。
吾年志学初,故已嗜为诗。三霜当六十,无复一黑髭。
生事置堕甑,世故愕败棋。独喜五柳作,时时一哦之。
□□其犹龙,隐见不可羁。道人结净社,刺史遗酒赀。
亲狎□□□,亦不作岸崖。永言想遐䠱,终老茅檐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