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主金门正召才,马卿多病自迟回。旧山暂别老将至,
芳草欲阑归去来。云在高天风会起,年如流水日长催。
知君素有栖禅意,岁晏蓬门迟尔开。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郁郁东堂桂,常期接袂攀。
羽翰殊不及,蓬荜却空还。
江水几经岁,监中无壮颜。
音尘能见问,谁道隔云山。
大梁公子乐邯郸,爱士能从市井间。虽诧平原倾食客,鲁连犹蹈海滨还。
乙巳中元日,乾坤半月秋。危台掀突兀,老头搅飕飗。
北客眼生处,南方天尽头。海槎乘兴去,咫尺是瀛洲。
所学如山海,吁嗟不一施。
未闻访箕子,但见诔宣尼。
空郡来陪哭,无人敢撰碑。
纷纷门弟子,若个解称师。
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
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
直柱倚冰弦。曾见胡儿马上弹。
却笑琵琶风韵古,溅溅。想像湘妃水一帘。
塞恨曲中传。两折琴丝费玉纤。
不似江南风月好,厌厌。拍手齐看舞袖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