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何兆

文章似扬马,风骨又清羸。江汉君犹在,英灵信未衰。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浩歌以求志,徜徉山水幽。松柏苍苍山,水石泠泠流。

山深集飞鸟,水浅下轻鸥。好花不多闻,长烟浑未收。

往来有樵钓,俛仰徂春秋。我辈满宇宙,其能知此不。

千里襟期接霁光,一编相饷重琳琅。玄文秘帐谈初异,小技雕虫恨不祥。

尘味浅,古怀长,山高风雨倍凄凉。遥知隐几人犹昔,为问三车可救狂。

频年游子唱《骊歌》,杨柳其如送别何。毕竟不知攀折苦,长条更比去年多。

延绵不可穷,寒光彻云际。落石早雷鸣,溅空春雨细。

黄鹄上青天,雌雄相颉颃。妾年十四五,学绣金鸳鸯。

父母养妾在洞房,寸步何曾出中堂。嫁作庐江焦氏妇,低眉不离老姑傍。

春月浴吴蚕,秋风织流黄。烹鱼朝具馔,秉烛夜缝裳。

不知姑何意,命妾别庐江。梧桐不复生,凤凰不得双。

郎心如石不可转,妾如蒲苇不可断。妾家有㬥兄,一旦来相迎。

玉骢金络马,轧轧车轮声。遣妾移所天,出门无少停。

㬥兄安能知妾情,妾今无故来归宁。女子足不践二庭,庐江之水清泠泠。

吁嗟乎,焦仲卿。

长安春日千花发,千花色夺千门月。醉后花传诗里神,醒来月向花前没。

江南此夕真潦倒,回首长安梦中道。欲与何戡唱渭城,可怜才尽花亦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