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元丞侍从游南城别业

垂朱领孙子,从宴在池塘。献寿回龟顾,和羹跃鲤香。

高松先草晚,平石助泉凉。馀橘期相及,门生有陆郎。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山到东岩好,横开翡翠屏。招提含宿雨,洞壁倚寒星。

杖底千峰小,烟中九子青。昔人曾燕坐,天柱一荒亭。

湖水碧濛濛,春归烟雨中。山光争出没,帆影乱西东。

天际波澜阔,人间芥蒂空。会须来隐此,垂钓作渔翁。

过雁曾无影可留,不妨寒水向东流。千峰一夜撑空立,旧事惊翻尽底休。

石室分何重,铜台价岂珍。久为龙尾误,今见鹆眸真。

子墨缘非薄,君苗气复振。天涯捐佩意,时共宝刀亲。

东邻有处子,文采何翩翩。高情薄世俗,入海求神仙。

归来夸邻里,朱楼列绮筵。今日横波目,昔时流泪泉。

高阳太守有遗书,新教齐民炼玉酥。

欲出浮膏先卧酪,为防馋鼠更薰厨。

绝知意重分余弃,渐见诗多人怪迂。

犹恐伧人笑风土,预从贝叶检醍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