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在赵邯郸,归心辄自欢。晚杯狐腋暖,春雪马毛寒。
孟月途中破,轻冰水上残。到时杨柳色,奈向故园看。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往岁海宁城外月。正是中秋,夜潮时节。玉人相约看惊涛。
粉娇琼怯指银鳌。
潮来潮去山如故。泪满平江,心比汤灌苦。断无音信寄相思。
天教见面总成痴。
大行高岫晚崔嵬,千里平郊霁景开。每为望云生远思,那堪爱日起深哀。
老亲徙倚肠应断,游子登临首重回。岁久慈帏疏定省,小轩终日独徘徊。
坐想堂前弄白须,蒲茵笋席正高居。綵衣六子傍供膳,锦髻诸孙自教书。
爱士主人新置榻,清身太守旧悬鱼。更吟整斗论头句,胜却西庵诗一车。
春风勾引出郊行,小队迢迢草路平。
自笑田芜不归去,三千里外劝人耕。
娉婷二八女,绝色妙难画。新妆薄铅华,照影修竹下。
盛年事夫婿,锦玉耀精舍。虽非伯鸾妻,惓惓惜春夜。
琴馀月当轩,默默倚风榭。寄语东家儿,红颜莫轻嫁。
乍雨催残暑,轻雷送早秋。晚凉微欲霁,片月淡初流。
竹翠沾衣薄,花红倚槛幽。今霄风物好,多在水边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