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开犹阻雨,蝶意切于人。亦应知暮节,不比惜残春。
司空图(837~908)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祖籍临淮(今安徽泗县东南),自幼随家迁居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读既倦兮草草,步苍苔兮缥缈。问落花兮多少,怨残红兮风扫。
鸟喧喧兮人稀,柳依依兮絮飞。思悠悠兮春归,惟把卷兮送馀晖。
此身何物不堪为,逆旅浮云自不知。
偶见一张闲故纸,便疑身是永禅师。
梧叶声中夜雨,桂花香里秋风。巢幕偏惊客燕,寄书不见征鸿。
非因绝代专芳品,岂复郊园守后时。夜静两姿应更剧,野寒风蕊莫频吹。
空斋独忆香仍满,晴日重寻路不迟。肯拟飞觞留徒笔,愿扳骢马护高枝。
宦游随国吾何薄,梦入华胥昼亦酣。有限光阴真自惜,无端世事不交谈。
公门却扫云生席,流殍归来月满庵。收拾江山閒调笑,清风万壑卷晴岚。
石乱不成路,东行常有声。荒山无鸟语,瘠土半驴耕。
乘月投茅店,浇愁唤麴生。夜来乡梦破,楼鼓报严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