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鸿爪前尘,鸭头新涨,樟亭潮落时候。画鹢冲波,凉蟾出海,天水空明如昼。
莫道闲花月,似赤壁、当年还又。羽衣此日翩翩,玉人应共携手。
休恨秋风去久,看镜里青娥,照人依旧。万古圆期,一江幽梦,忍唱晓风杨柳。
重问鸥盟处,可省识、诗稿黄九。浪迹归来,醉怀何限回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