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游辋川

骤雨归山尽,颓阳入辋川。看虹登晚墅,踏石过青泉。

紫葛藏仙井,黄花出野田。自知无路去,回步就人烟。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过江访名流,长衢硙春雪。荦确双屐鸣,洒裘见飘撇。

芜城记识君,怀抱为君竭。淮阴复判袂,离怀剧纷折。

日月忽不居,三年忧惙惙。鱼素一再通,慰寄亦更迭。

岁寒一寸心,相期无作辍。我泛楚江来,相思肠百结。

今日叩君门,拜君谢久别。隔牖竹风惊,排檐冰溜咽。

围炉话一镫,佳吐霏如屑。桐城戴褐夫,笔如剑砥锷。

洒洒千万言,才大罔羁缚。怀宁刘古塘,五字妙绰约。

陶镕汉魏间,峻洁不苶弱。君常评两君,爱其态磅礴。

无意附时贤,有眼到古作。充其笔所至,直欲无空阔。

鲰生抱痂癖,枯吟穷錾凿。摛辞乏精英,冥搜滞糟粕。

自顾意不强,足供人嗢噱。君独谓不然,试学二子学。

胡不读《离骚》,二百再咀嚼。排奡入贴妥,纤艳归淡泊。

我初不子欺,子无宿我诺。

春城此夕竞繁华,绮结金铺几万家。南市争看新火树,西园犹恐失桃花。

端州石砚人间重,赠我因知正草玄。阙里庙堂空旧物,

开方灶下岂天然。玉蜍吐水霞光静,彩翰摇风绛锦鲜。

此日佣工记名姓,因君数到墨池前。

暮雨廉纤似入梅,一春花月欠攀陪。草生后圃深三尺,也道身为县令来。

一笑谋生拙,夷途聚百忧。命应逢彀弩,心不怒虚舟。

落魄多清议,狂名有下流。由来伐檀者,非是为恩雠。

青门不种故侯瓜,拣得湖山便寄家。

老境一廛依水竹,壮游万里犯风沙。

气衰那办饮无算,病著更知生有涯。

莫道吾庐全索寞,墙东新补数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