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坐知霜下,开门见木衰。壮应随日去,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阴阶菊发迟。兴来空忆戴,不似剡溪时。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桥外波如鸭头绿,杯中酒作鹅儿黄。
山茶花下醉初醒,却过西村看夕阳。
飞上锦茵红皱。
桥名玉涧玉淙琤,覆水松阴两岸清。野草已香仙露湿,客从此去问长生。
一喝当阳,寸丝不挂。
挠括丛林,至今话{左木右霸}。
用古出新意,颜徐下笔亲。细筋能入骨,多肉正通神。
北宋推能手,东坡定后身。如闻跛守骏,妍貌不妨矉。
金井,金井,梧叶银床露冷。千门万户砧声,北斗城头月明。
明月,明月,偏照旅人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