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两山夹岸走苍龙,未放中间过玉虹。只爱当头一峰好,一峰外面更三峰。
濡须山头祠魏武,炫转红装按神鼓。蘋藻盈筐酒满樽,呼吸风雷激春雨。
田畴高下春雨平,操牲饮福罗中庭。吞吴成魏还归晋,血食犹参社鬼灵。
荷净轩前水浮鸭,翠眉亭下柳藏鸦。亦要丁宁春照管,如何游子不思家。
说是秋闺香泪红。渍灵根幻化、夺天工。盈盈娇挹露华浓。
凭纤手,写入画屏中。
展读泪沾胸。怅诗仙画史、杳难逢。花如解语恨应同。
花留色,人反色成空。
天上霓裳化劫尘,梅花无奈恼残春。五年流落江南客,同是当时擪笛人。
绣帐罗帷隐灯烛。
一夜千年犹不足。
唯憎无赖汝南鸡。
天河未落犹争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