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惆怅词,待君醉时说。长来逢九日,难与菊花别。
摘却正开花,暂言花未发。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一迳深且纡,森森荫松柏。
清风池上来,幽思与之发。
逸响谐素琴,凉阴散清帙。
弘景或可邀,高怀共披豁。
绕舍东风急,柴门静掩时。
交情贫里见,药性病中知。
沉寂心当定,清羸步懒移。
呼童理书案,为管旧时书。
青山骑马入安州,回首京华是旧游。岂谓功名非适意,漫将诗酒坐消忧。
渚芹香湿还经雨,岩桂花迟总待秋。借问娄江今几
慷慨天下士,独奋千金躯。义当报知己,力能致云衢。
悬河有奇辩,坐使仪秦愚。酒酣抚长剑,邈彼东南隅。
我歌正激烈,愿君立斯须。诺重山岳轻,竹帛垂名誉。
君王自拥鹔鹴裘,猎骑翩翩尽贵游。
归来锡宴传封拜,狗监鸡坊十二侯。
去年登高郪县北,今日重在涪江滨。苦遭白发不相放,
羞见黄花无数新。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傍人。
酒阑却忆十年事,肠断骊山清路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