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感叹复赋香雪碎团团。便合枝头带露餐。笑倒那人和玉屑,金丹。不在仙人掌上盘。千树碧阑干。山崦朱门梦里残。花下主人都在此,谁看。天上人间一样寒。
相传精舍朗公开,千载金牛去不回。初地花间藏洞壑,诸天树杪出楼台。
月高清梵西峰落,霜净疏钟下界来。岂谓投簪能避俗,将因卧病白云隈。
投荒三十八,又已八年过。罪过随年长,閒情近日多。
怀人添雪梦,得句上山歌。且自加飧好,愁颜意柰何。
落木萧萧汴水清,云沙何处雁飞声。河蟠雍豫千支合,地拓中原万里平。
累代废兴难屈指,百年禾黍独关情。《梦华》空有遗民记,不是宣和旧帝京。
土产参为最,今时贡帝京。营州非旧种,上党亦空名。
碧叶翻风动,红根照眼明。人形品绝贵,闻说可长生。
荒庐寂寂掩松萝,客有冲炎布帽过。遮莫羊城君到后,约量鲛渚泪谁多。
征途一溢怜饘粥,受简诸生避蓼莪。莫叹广文官亦罢,此星元自傍渔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