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深上人院听远泉

泉声宜远听,入夜对支公。断续来方尽,潺湲咽又通。

何年出石下,几里在山中。君问穷源处,禅心与此同。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闻说迁居又向东,书来何处觅仙踪。也知一径黄尘里,可拟三山碧海中。

对客挥毫办文字,呼僮拥彗扫苓通。讲堂好作同年会,嗟我风前一断鸿。

儿貌酷类父,母知儿不知。

可堪引镜照,正复益儿悲。

笑风流、少年杜牧,如今双鬓成雪。来寻豆蔻梢头梦,二十四桥明月。人事别。把故国兴亡,欲问无人说。淮云万叠。但雨外疏钟,烟中断角,到晓共鸣咽。芜城外,几树西风落叶。销磨多少豪杰。平山堂上朝中措,天载妙音几绝。歌一阕。怪水部、梅花怪我心如铁。才情未竭。待跨鹤重来,缠腰半解,一奏玉笙彻。

兀兀匡床旅梦遐,银屏珠箔思无涯。阳台作客千峰雨,汉苑怀人九陌霞。

旧恨经年迷锦瑟,新愁频夜泣悲笳。桂堂东畔天如水,空结同心咏上邪。

乘障远行孤竹国,衔杯高望蓟门天。尚方履自东齐赐,大将旗从瀚海搴。

踠足岂能参上驷,登坛今幸有诸贤。书生早绾封侯印,酾酒椎牛在九边。

魏公席卷弁山来,赤龙船烧心胆灰。飞炮忽碎丞相首,荥阳左丞何为哉。

七姬自是良家子,仓皇兵入姑苏里。君受国恩应自理,妾受君恩尚何俟。

一者先行余尽起,徘徊揽帨今生已。此时贵主知安在,此际焚骸泪如水。

西门掩袭又潜奔,东城藁葬谁重徙。巾帼由来愧丈夫,终随降将掷戈殳。

齐云楼下通天火,玉殒兰摧恨不殊。钟繇之书埋百年,摩挲一再重惘然。

吁嗟乎,庙无觚棱冢无突,上虞孝,溧阳贞,后先永永铭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