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玉台当日事,明月好,影娟娟。奈黄歇城边,无端破镜,惆怅难圆。
依稀往时情绪,便女权、撒手为伊怜。埋去青山慧剑,洒来红泪蛮笺。
荒江歌泣奈何天。残柳化成烟。更铲地西风,兰摧蕙折,不似当年。
潘郎近来憔悴,况沧桑、历劫恨绵绵。一曲念家山破,可能弹到重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