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黄鸟啭,野径白云间。解带依芳草,支颐想故山。
人行九州路,树老五陵间。谁道临邛远,相如自忆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连日雨滂沱,闾阎应甚苦。
慨念乐隐翁,萧然坐环堵。
术业岂不精,一寒乃如许。
请君姑置之,对妇酌芳醑。
黄四娘家花满蹊,姓名因寄杜陵诗。
孟坚父子编摩久,符玺中郎竟为谁。
林居病时久。
水木澹孤清。
闲卧观物化。
悠悠念无生。
青春始萌达。
朱火已满盈。
徂落方自此。
感叹何时平。
顶生王,福德圆,三十二相种种全。生时七宝俱见前,遂冯金轮王四天。
一天一王二万年,帝释之宫须弥颠。天厨天乐天无边,愿分半席长周旋。
欢娱不足贪念至,欲逐桓因夺其位。咄咄未绝倏堕地,七宝俄然尽捐弃。
铁围城中火方炽,烧君四大能不悔。
兹山多异境,飞仙亦税驾。勿遣俗客来,恐妨笙鹤下。
高门馀庆自绵绵,唾手功名不作难。
况是胸中绝畦町,更於笔下富波澜。
家传元老谋猷壮,人乐将军礼数宽。
香火祝公千百寿,姓名高并斗星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