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秘书元丞杪秋忆终南旧居

高门有才子,能履古人踪。白社陶元亮,青云阮仲容。

田园忽归去,车马杳难逢。废巷临秋水,支颐向暮峰。

行鱼避杨柳,惊鸭触芙蓉。石窦红泉细,山桥紫菜重。

凤雏终食竹,鹤侣暂巢松。愿接烟霞赏,羁离计不从。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曾从黄石拜阴符,未得论功养寿躯。眼底兴亡过异代,檐前风雨忆江湖。

种成古柏云中树,抱爱玄孙掌上珠。閒说诗篇谈往事,过村鸠杖不须扶。

捲起珠帘倚槛迎,乘凉时已近初更。若非竹树先遮住,早有清光入户明。

一叟搜盆妇絮羹,喜闻官至出相迎。

两三家自为邻里,一半田皆无主名。

贪听谯更夜未眠,偶拈一卷向灯前。

凤箫按谱声声叶,鲛帕盛珠颗颗圆。

洛叟曾规秦学士,蜀公晚喜柳屯田。

江湖冷落词人少,难起花翁傍酒边。

丰湖拉友酌兰舟,阅尽英雄土一抔。宝塔插天今复古,金波涌地聚还流。

香烟杏漠玄门寂,芳草凄其书院幽。谁识江山风月好,坡翁千载共夷犹。

簟冷乍逞新气味,扇凉重叙旧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