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说沧溟今已浅,何当白鹤更归来。
旧师唯有先生在,忍见门人掩泪回。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蚕作难为饭,前途又苦饥。
尘劳正未了,眠食且随宜。
小憩那思去,追程得更迟。
馆人只冷眼,还为惜奔驰。
午漏迟迟滴玉壶,清阴羃羃布庭除。只将底事销长日,大学中庸两卷书。
遥夜沈沈如水。风紧驿亭深闭。梦破鼠窥灯,霜送晓寒侵被。
无寐。无寐。门外马嘶人起。
今夕知何夕,秋色正平分。嫦娥此际,底事越样好精神。
已是天高气肃,那更清风洒洒,万里没纤云。把酒临风饮,酒面起红鳞。
歌一曲,舞一曲,捧金樽。从他妄想,老兔憔悴正纷纷。
我为桂花拚醉,明日扶头不起,颠倒白纶巾。天若知人意,夜雨莫倾盆。
读书得闲论前人,胜是当年老史臣。种菜特标高节抱,樗蒲闲试小经纶。
行文韩愈多豪气,绘影陶潜认后身。宸电立徵医国手,孤蓬万里达京津。
朝发永康城,午达黄龙隘。山程五十里,应接颇不暇。
峰回学螺旋,涧峭画猿界。云日互蔽亏,榛莽发荒怪。
时有风泉堕,湿翠袭衣衸。藓花滑行屐,登顿互相戒。
篮舆虱其间,点破春山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