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王密卿

酒乐今年少,僧期近日频。买山多为竹,卜宅不缘贫。

志业归初地,文章寄此身。嵇康虽有病,犹得见情人。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十月霜侵客子衣,片帆计已发淮淝。

山林独往我何敢?州县徒劳儿未非。

传舍方寒索调护,里门终日待来归。

解装且共灯前语,万事真当付一欷。

子虡调官行在寓(左飠右兹)团巷,初冬遽寒甚,作两绝句寄之岁晚江湖行路难,一樽何日共开颜?汝方僵卧(左飠右兹)团巷,我亦饥吟饭颗山。

子虡调官行在寓(左飠右兹)团巷,初冬遽寒甚,作两绝句寄之知汝弹冠意易阑,苦贫未免觅微官。

(左飠右兹)团巷口残灯火,愁绝霜风十月寒。

西风飒飒暮云生,驴背长驱古北平。渡口桃花三十里,半林黄叶作秋声。

深浅元无定,行舠识水频。急流天下险,最好是平津。

白发老人垂泪行,上皇生日出京城。

如今供奉多新意,错唱当时一半声。

牛背稳于舟,牧儿忘百忧。晚凉过溪去,落日在林头。

绝塞无烽紫气浮,一时轩盖愧同游。使星天地看仍聚,子夜招寻醉未休。

腊尽忽惊双鬓改,北来已是六年留。丹心不假残杯力,醉倚空庭拂剑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