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晨起出蓟门,念卿万里客。骢马锦连钱,嚼啮黄金勒。
卿行衔命有光辉,朝下初辞青琐闱。西山晓翠凝琼佩,北阙睛霞艳绣衣。
纷纷相送蓟门路,丝绳玉壶泻春露。今朝携手当蓟门,明朝相忆知何处。
登车揽辔志澄清,知卿慷慨自平生。他时广海成功日,还忆蓟门临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