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侍郎

几人同去谢宣城,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峄阳溪路第三声。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三春已过二春了,十日那无一日晴。已是飘零成老丑,更怜行乐负平生。

玄圃筵开物外春,万仙欢笑动精神。蟠桃种子今犹在,谁是三千年后人。

芳草街头绕曲池,行吟堪与大夫期。黄金世变馀情种,白发春閒映色丝。

奉佛捲帘留燕乳,延僧隐几话峨眉。尘缘尽付花间雨,收拾残香入酒卮。

岁暮归舟一叶轻,歌残酒罢泪双倾。滩声不是无情思,呜咽随君为送行。

为客淮南望上京,祥烟不远恨峥嵘。

居人避湿开门晚,宿鸟眠寒择木惊。

波浪无时潮失信,关河有盗梦非情。

不知归计何从得,碧颍青嵩尽未成。

感君三尺铁,挥攉鬼神惊。浩气中心发,雄风两腋生。

犬戎从此灭,巢穴不时平。万里横行去,封侯赖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