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云际寺赠深上人

暂别青蓝寺,今来发欲斑。独眠孤烛下,风雨在前山。

坏宅终须去,空门不易还。支公有方便,一愿启玄关。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远公与客亦从容,未至当年似懒慵。送过虎溪元不恶,不妨门外听松风。

袅袅青衫,问今日、寄愁何地。敢分是、今想无福,他生修慧。

宝玉红楼难比洁,痴珠秋月徒空瘁。祗亦花、宝鉴一春航,差堪拟。

多情种,平交谊。忧幽病,相思泪。算酒边人外,诸般滋味。

五噫行歌志到隐,七年淹席惟思睡。待安极、穿冢傍要醒,吾其已。

鹤山全集本百卷,十卷续入为新增。初闻景写虑难竟,二年遂毕诚可惊。

乐庵藏书非豪举,此举奇绝谁敢争?平生书法有唐格,亲为写官何精能。

宾王借钞《益公集》,持此较彼应齐名。寒士嗜书若性命,得之吾子尤堪称。

《九经要义》世晚见,《古今考》最深于经。欣托犹传有《仪礼》,宜稼《毛诗》人所矜。

何时宋椠落君手,一一手写留典型。了翁有知必相子,使子精力贯遐龄。

丹柰花初结,朱樱子半成。寝兴因物变,筋力与年增。

燕拂承尘去,蜂随曳杖行。玉泉几千仞,好在翠如倾。

乌噪僧眠春昼迟,松阴楼殿日高时。入门未脱征裘立,拂壁先看学士诗。

平湖数百里,隐然一山起。

中有白龙泉,可洗人间耳。

吾师仁智心,爱兹山水音。

结茅三十年,不道日月深。

笑我名未已,来问无端理。

却指岭边云,斯焉赠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