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闲思十八年前,依稀正是公年纪。铜驼陌上,乌衣巷口,臣清如水。是处风筝,满城昼锦,儿郎俊伟。但幅巾藜杖,低垂白鬓,用与绮、问何里。
最忆他年甘旨。也曾经、三仕三已。至今结习,余年未了,业多生绮。安得滕廛,移将近市,长薰晋鄙。望福星炯炯,西江千里,待公来社。
永乐第八年庚寅,春王正月廿有四。一阳真人驾诗槎,爱煞江流学文字。
游游漾漾清湖边,清湖万顷涵青天。桑野模糊藏暮雨,柳州锦亘锁朝烟。
诗槎泊在沧洲背,忽见高林挺高桂。桂家住得最清高,不比寻常岩穴巢。
借问春桂何事独无花,不与群卉争繁华。姚黄魏紫矜富贵,桃红李白纷豪奢。
桂不能言答以意,芬芳要在风霜际。千林万木摇落时,白蕊丹心方表异。
翡翠堆里金粟黄,千朵万朵联秋芳。金风满天散露气,明月万斛悬天香。
昔年曾到广寒宫,芳菲绝似金林中。玉兔捣药不顾盼,彩鸾起舞犹雍容。
嫦娥双双劝我酒,蟾蜍蹲踞来称寿。自言捣得不死丹,昂头捧献前稽首。
金丹入手光陆离,呼吸元气餐紫芝。遂令卖药遍天下,至今卖药仍卖诗。
卖诗卖到桂家去,桂家留我久停住。婆娑老树凝冰霜,延蔓新枝庭下聚。
皎如玉树森成林,湛如明镜磨精金。君家兄弟不易得,一门同气还同心。
戒审屏改警非意,瑶环瑜珥敦信谊。读书不负功名期,好比燕山之窦氏。
昨朝林下华筵开,花香飞入黄金罍。门前长有车马至,座间尽是鸿儒来。
相逢不饮真负人,明香一炷时自熏。兴来一扫千百纸,龙蛇腾跃随风云。
随风云,度银汉。瑶池宴罢天上回,斫桂烧丹金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