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五鹿春沙,百花晴槛,计程犹是,帝京三辅。嫩柳鞭丝,斜阳帽影,碧草依然南浦。
且莫匆匆别,试同寻上元游侣。香车宝马,暗尘明月,尽堪君住。
况有盈尊清醑。便醉拥红妆,听歌金缕。良会无多,酒人能几,忍使骊驹催去。
卧阁漳河畔,正绿水芙蓉深处。从今两地,相思千里,梦魂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