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初未贵,相见得淹留。一自朝天去,因成计日游。
月明应独醉,叶下肯同愁。因恨刘桢病,空园卧见秋。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酝酿丰年付老农,挽回凉信报诗翁。
巫山久暗埋寒碧,湘水初明浴晚红。
帘卷柳阴先得月,簟横梧影早嘘风。
天公快我披云愿,万里乾坤一望中。
汉语杂胡语,堪嗤莽太愚。
安知若鞮字,已是孝单于。
礼部文章惊海内,先生学业振家声。隐之泉水有清操,仲蔚蓬蒿无俗情。
天上麒麟初应瑞,榜中龙虎再题名。汉廷慎勿轻年少,政事书成属贾生。
手爇寒灯向影频,回文机上暗生尘。
自家夫婿无消息,却恨桥头卖卜人。
江月照离愁。心随逝水悠悠。不堪抛却旧杭州。卅年枉费绸缪。
稍缓亭台归故有。兄弟尚容携手。依旧听莺载酒。何须今日回首。
欲变繁华俗,将成弦诵区。平山开盛会,都转是名儒。
士萃东南秀,诗标主客图。流传千载后,真不愧欧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