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司谏侍从叔赴洪州

郄超本绝伦,得意在芳春。勋业耿家盛,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白皙玉为身。敛笏辞天子,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鞍马何躞蹀。猿啸暮应愁,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于越山相接。梅雨细如丝,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值石波先叠。楼见远公庐,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州吏亦负笈。村女解收鱼,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无成未得归。见君兄弟出,今日自沾衣。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两月重来月又圆,寺钟惊梦五更残。此情谁遣啼鸦觉,飞过东墙代诉寒。

嘉陵山水三百里,能事独推吴道子。六如画品亦入神,模写龙岩真可喜。

侧面一图境尤奇,长松偃盖柏交枝。楼观高笼云雾气,桥梁倒蹙虹霓姿。

亭前飞瀑跳珠白,石磴层层矗天墀。星移物换四百载,什袭君家郁光彩。

忽惊乔舄化凫飞,一旦归来价十倍。潜园主人老能诗,自记颠末劝我题。

披图读记首一頫,二难四美谁能齐。伟哉造化真好弄,擘石挂泉作岩洞。

珍重斯图且庋藏,留与他年导飞鞚。忆昔兰亭入昭陵,宝光难閟终龙腾。

神物况乃山灵护,浦珠越石诚可凭。止恐有形势非久,壁棱津剑孰为守。

由来得丧两循环,平泉木石今何有。晋卿宝绘苦名堂,寓意谁将苏语详。

陈义甚高理不易,电光泡影空彷徨。世界大海一沤发,何况区区身外物。

色相不忘宁非痴,与君细数恒河沸。

亭倚蓬莱几许高,下临无地有惊涛。

坡仙想得江山助,八语端为天下豪。

闻说溪流涨,看来势渐停。云笼山际白,水没野畦青。

旱久知天悔,祠多诧佛灵。老农忧雨过,四望尚冥冥。

万绿围轩窗,蒲团弄秋色。时听湘夫人,云中鼓瑶瑟。

试入翠屏深处,花潭竹坞,恰恰啼莺。此日流觞曲水,更忆兰亭。

曲尘波、娇云冉冉,蘅皋路、香雨冥冥。画楼凭。柔蓝一抹,日澹烟轻。

分明。柳桥西转,香车宝扇,曾见娉婷。翠袖朱阑,隔花微笑眼波横。

合欢鞋、绣帮三寸,同心结、綵缕千层。暮蟾生。画艭归去,几点纱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