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堤望楚国,江上一归人。绿气千樯暮,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泊渚肯伤蘋.拜手终凄怆,恭承中外亲。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长红小白总堪珍,一见名芳叹绝尘。
畴昔空传醉翁谱,只今如访洛阳春。
重跗固已称尤美,径尺真成出斩新。
好物坚牢世那有,莫嗔采掇付厨人。
漉酒蒸糕馈岁时,纷纷儿女换新衣。
隣翁七十看鹅鸭,日暮破船撑未归。
字向金陵书,阁从五峰坐。绿酒共深更,剧谈忘尔我。
阁上遗经凡几编,好惜分阴勖新课。
涑水崖碑半绿苔,春游谁向此山来。
晚烟深处蒲牢响,僧自城中应供回。
秋色何娟娟,夜来微雨过。凉飙飒而至,槭槭鸣崇柯。
美人不可见,日暮将如何。
已过皋狼镇,行行秋色中。晓霜明佩剑,残月上雕弓。
草带三边雪,雕盘万里风。客心似红日,常傍海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