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望青山下,回头泪满巾。故乡多古树,落日少行人。
发鬓将回色,簪缨未到身。谁知武陵路,亦有汉家臣。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铅华淡伫新妆束。好风韵、天然异俗。彼此知名,虽然初见,情分先熟。炉烟淡淡云屏曲。睡半醒、生香透肉。赖得相逢,若还虚过,生世不足。
明晦互推斥,中都芳岁阑。星回迫旧次,籥暖送馀寒。
来辰茧有绪,去境环无端。天运故相易,人心那独安。
怀此不能寐,揽衣强盘桓。疏恐缓馀带,危惕整尘冠。
耿耿烛焰直,凄凄霜气酸。城头陨高木,庭下败丛兰。
抚臆累新欷,掩觞沈故欢。况乃蹈世网,虚名争控抟。
挟册滥书府,振缨玷王官。东序罗圭瑞,西雍集鹓鸾。
昏瞳眩宝肆,短翼厕仙翰。纵尔值藏疾,何容久素餐。
泛泛骚客凫,坎坎诗人檀。宁无要路津,所畏在蹒跚。
枳棘附骥尾,纬萧戏龙蟠。寄语拙艰者,无俟学邯郸。
落叶惊残梦,秋归人未归。水明天一色,鸦带晚霜飞。
华岳三峰客,幽居不记年。
烟霞为活计,云为作家缘。
种药茅庭畔,栽松涧壑边。
暂离仙洞去,可应帝王宣。
老病力难任,犹多镜雪侵。鲈鱼消宦况,鸥鸟识归心。
急雨江帆重,残更驿树深。乡关殊可望,渐渐入吴音。
易水河梁梦,回头已十春。相逢惊我老,送别向君频。
求赠攀前例,将诗认故人。故山松菊在,归去未全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