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入华阳洞,无人古树寒。吟诗开旧帙,带绶上荒坛。
因病求归易,沾恩更隐难。孟宗应献鲊,家近守渔官。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烟涵老柏苍龙瘦,云尽高峰冷翠横。野渡无人渡秋水,一江秋影浸寒晴。
夕阳溪上掩荆关,渔浦风村杳霭间。莫学林僧解忘世,有钱莫买沃州山。
微云疏雨一分月,折苇枯荷强半秋。
犹有远禽飞不尽,急翻孤影暮江头。
平生未省人间乐,老去惟求世外闲。它日终当断家事,篮舆蓬舸访名山。
天涯作客伤心极,广陵花月无消息。百钱且上酒家楼,终当埋我陶家侧。
此儿自是难衣食,相逢幸是曾相识。左呼陆厥右崔骃,四十今年余竟得。
缘溪忽折俨篷舟,鳞瓦通桥妙略收。几日砂枫辞峡里,一峦烟竹记宣州。
卓坑楝子悬如镜,福院蕉阴碧过秋。萦绕何堪情绪乱,莫教好景又盈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