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苗员外山行

古人留路去,今日共君行。若待青山尽,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流落一书名。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逢时乐宦达,既达贵蚤休。东门两归客,冉冉不可留。

大夫名贤后,出处亦俱优。筑室在何许,南郭林塘幽。

安车摇佩鱼,步屧随杖鸠。胜日至佳客,欢颜终献酬。

鄙人最樗散,世用一何缪。政以无事身,尊俎常见收。

令年扫三径,近不隔虎丘。欲问杜陵老,来往几风流。

年逾七十鬓成霜,甲子从容化日长。堂上政须夸福寿,人间不必论闲忙。

霜天稻熟鱼烹鲤,雨夜橙香蟹擘黄。衣彩已闻成乐养,风云有路看飞翔。

荷最妍兮朝旭,蝉何急兮晚风。有幽人兮兀兀,乐永日兮融融。

西来宝刹几年深,寂寂松关掩白云。风里草香山麝过,雨中果熟野猿分。

楼台锁翠幽林静,钟鼓飞声下界闻。头白老僧相对坐,懒将面目看韩文。

同气操戈向帝闉,独惭大义灭宗亲。当时百口援谁托,处仲何心杀伯仁。

长林栖息自安如,谩劝閒人挈酒壶。世治有谁从醉隐,徒劳健吻汝知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