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歌

汉水至清泥则浊,松枝至坚萝则弱。十三女儿事他家,

颜色如花终索寞。兰生当门燕巢幕,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作妇翻嫌婿家恶。人生照镜须自知,

无盐何用妒西施。秦庭野鹿忽为马,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曾参杀人慈母疑。酒沽千日人不醉,

琴弄一弦心已悲。常闻善交无尔汝,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陇鸟人言止鹦鹉。向栩非才徒隐灶,

田文有命那关户,犀烛江行见鬼神,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阳虎北辕翻适楚。世间反覆不易陈,

缄此贻君泪如雨。

李端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猜你喜欢

军府沈千奏,边城佐一同。

乡书黄耳远,客爨扊扅空。

怨曙羌笳月,嘶寒代马风。

未应期会急,平日废谈丛。

慈亲望子至,行役敢蹉跎。晓色千家树,秋声七里河。

乱萤随月度,高雁傍星过。几处丹山里,如闻白石歌。

浊醪儿辈尚能谋,本勿惊忧且勿愁。

不肯前朝峨豸角,可于当世较蝇头。

永无紫绶金章梦,甘与青鞋布袜休。

旦夕贼平岁中熟,茅柴杯外更何求。

鹤岭翠微分,山行半白云。停骖不忍去,前路市声闻。

久傍修门乏壮图,侵寻华发欲捐书。

貂裘平日敝尘土,茅屋晚岁依江湖。

落落青天月上后,萧萧红叶雁来初。

故人载酒端好事,遣吾陶然忘旧庐。

天上繁星难数,人间万籁无声。忽闻清柝近三更,月照纱厨冷静。

若个情深似海,却怜命薄如冰。吹嘘何日上青云,愁杀灯昏梦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