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客心豫为秋风摧,与狐谋裘苏病骸。独贪避暑胜河朔,入握阴泉珠一枚。
炎官恐我不耐冷,余威直到单于台。边人嘲是带来热,吾养其内心死灰,素琴自理那成操,谁和万壑松风哀。
清宵独立感皓月,虚鉴偶著埃雾埋。大寒盛景谅难久,清商劲气将邅回。
阙地置冰亦何取,方床八尺琉璃开。跫然无音绝褦襶,笑问蝇蚋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