焚香居一室,尽日见空林。得道轻年暮,安禅爱夜深。
东西皆是梦,存没岂关心。唯羡诸童子,持经在竹阴。
李端(约743-782?),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少居庐山,师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
车驾亲临茂社堂,玺书高挂耀龙章。
升平宴罢明良会,盛事流传万载香。
棹转逋山舣落晖,春风深锁恨依依。松间一鹤俄飞起,疑是先生出未归。
黑玉之柈白玉棱,龙须马乳剪寒藤。
自怜有母今尘土,持到黄泉唤不应。
楚歌声尽落腥风,霜剑先君试粉红。拚得残魂随马右,大王留面渡江东。
同方久厌俗,相与事遐讨。及此云山去,窅然岩径好。
疑入武陵源,如逢汉阴老。清谐欣有得,幽闲欻盈抱。
我本玉阶侍,偶访金仙道。兹焉求卜筑,所过皆神造。
岁晚林始敷,日晏崖方杲。不种缘岭竹,岂植临潭草。
即途可淹留,随日成黼藻。期为静者说,曾是终焉保。
今为简书畏,只令归思浩。
绝胜匡庐郡,分曹暂岁年。高牙三楚外,巨舳九江前。
日抱香炉上,天齐瀑布悬。东林秋咫尺,一问远公禅。